今天给各位分享xdm以后付费工作真的来了!这已经不是剥削不剥削的问题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周末只准员工休一天的公司算不算剥削员工?有什么依据?
- 2、今年31岁我真的不明白要不要做着那份2500元的面包学徒工作,不包吃加班没有加班费的工作?
- 3、在离职后,前同事三番五次咨询工作问题,究竟该不该回复?
- 4、领导明知你要离职不干了,还一直给你加码,安排工作,这是为何?
- 5、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
- 6、试用期的新人就是免费的劳动力,为何公司这么剥削新员工?
周末只准员工休一天的公司算不算剥削员工?有什么依据?
周末只准员工休息一天,这个严格按照劳动法来说还真没什么大的毛病,因为劳动法规定是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休息一天,说的是至少一天也就是说是包括一天的。就有点像最低工资标准那个数了,大家可以说这公司不太地道,但是还真不能说它违背劳动法。
好多公司是一周单休大小周这种模式,单休的意思就是一周周日歇一天,其他的时间都正常上班,法定节假日放假,不放假的话三倍工资。而大小周就是每隔一周双休,每隔一周单休这样的一个模式,真正能做到完全的双休的公司很少很少,就算是国企,央企也不是都能做到。事业单位,里面碰到比较忙的时候,可能周六日还会有加班的,比如说现在疫情防控的相关政府部门,那周六日可能也要忙。
剥削劳动者那得看给多少钱了,因为只有钱给到位,不需要这个词汇就谈不上,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创造的价值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弥补,大家是心甘情愿去干的,那就没问题。如果是一个人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个月每周都是单休的模式,他就这3000块钱,那这绝对算是不会说劳动者了。但如果说他一个月赚1万块钱2万块钱,那这就不算剥削劳动者,因为加班的那个时间也给了相应的回报了。
大家愿不愿意下班,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给的报酬够不够多,就像是很多互联网大厂,周六日人家是有加班的时候,但是人家给的钱够多呀,一个月牺牲4天休息的时间,那可能就是3000块钱5000块钱。钱给的到位,大家觉得工作充满动力一点都不觉得是剥削,但如果说钱不到位,这肯定就算是剥削了。
今年31岁我真的不明白要不要做着那份2500元的面包学徒工作,不包吃加班没有加班费的工作?
题主你好!我个人认为是另寻高处,正所谓三十而立,虽不说一蹴而就,但您今年已经31岁,却拿着学徒的工资,在如今这个消费环境下是属于偏下消费了,况且加班没有加班费这有些剥削劳动力之疑了,三十一岁其实可以尝试着拼搏一把,开个小店,或者摆个摊子,不说可以发家致富,最起码可以试着养活自己。
最重要是要坚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题主可以坚持学面包,学出手艺,最后开一家面包店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离职后,前同事三番五次咨询工作问题,究竟该不该回复?
有些情况是可以的。例如,前同事不知道这个地方,可以谦虚地咨询老前辈,这也是一件好事,我们不能离开单位,人们问我一些工作也拿普通,让人们说,奇怪的不好。找到一个机会告诉别人你已经离开了,不知道当前的工作,这也可以看起来我们不会失去身份,也不会失去脸,让别人接受。离职已经半年多了。就在上周,我接到了老板和司机的电话,询问了产权处理的相关合同事宜。我在电话里告诉他,合同还没有签订,一些发票凭证也没有签发。我回头挂断了电话。我以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我又接到了老板司机的电话。这一次,我一言不发地挂断了电话。
您可以选择接听和回复前同事的第一个电话和微信。通过这次沟通,让前同事了解他们的一般情况。首先,可以强调的是,个人已经离开了公司,个人没有责任和义务回答交接后的工作或以前的工作,更不用说他已经离开了公司,没有掌握一些工作的具体情况,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答案。其次,可以说个人已经找到了下一个家,很难在工作中谈论原公司,拒绝。另外,还可以说你现在很忙(真假无所谓),没有太多时间回答。毕竟,做出答案是一件不讨好的事情。如果你回答得好,你就不会再给你一分钱了。如果你回答得不好,你会被埋在背后。对于公司来说,公司不会让新人知道一些小秘密。例如,在薪酬构成中,绩效评估的灵活性等;
对于新员工来说,他们不仅重视公司员工的和谐,还重视职业发展的容易性。如果这个职位很难晋升,三五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那么,我就没有必要继续工作了。工作的可替代性也很重要。我也成了一名离职员工。当然,为了让我顺利离开。为了顺利完成工作交接,我整理了很多工作。当时,我交接的一位同事是一位女同事。她刚从学校毕业。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只要是我说的,她就能很快记住和掌握。我很放心。然而,没过多久我就觉得很奇怪。我进入一家新公司后,她总是给我发信息。我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反复问我以前工作的细节。然而,我告诉了她所有的工作细节。我没有直接黑她,因为她的态度很真诚,总是叫我“师父”。
留在前线,将来见面。一些领导以人为本,善待每一位勤奋的员工,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只要员工离职后不违反公司规定或其他法律规定,公司就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保持联系,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的领导或公司也会受到员工的尊重和赞扬。当他们咨询一些问题时,他们会得到很好的回答。一些公司认为剥削员工是一种盈利的手段,并尽量不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险。每天给员工画蛋糕,说一套做一套。当使用员工时,如果宝藏,感觉无用,如果眼睛钉将被移除,然后迅速,使用各种手段强迫你离开。没有补偿,但也试图扣除工资。遇到这样的老板和公司,你需要提供帮助和咨询,想要挥之不去。作为一个离开的人,你不应该练习自己,因为他认为你毫无价值,为什么要提供一些毫无价值的咨询。
领导明知你要离职不干了,还一直给你加码,安排工作,这是为何?
领导在员工离职不干的时候一直加码,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领导不希望失去一个得力干将,于是便想用这种方式将其挽回。公司竟然将所有的福利和待遇全部都给员工,那作为员工一定要表现得诚恳一些。工作时做的所有事情都会印在老板的脑海当中,离职的时候肯定不愿意去损失。一个人干的时间久了之后,肯定会变得10分出色。老板不愿意让自己优秀的员工离开,于是便会尽心尽力的把所有的工作全部做好。
无缘无故离职的话对方肯定不会给予批准,必须在30天之前进行申请。公司会按照正常的流程给对方发布一定的书面通知,两者只有做好工作交接,才可以跟得上真正离职。既然已经提交了离职,那作为员工一定要勤勤恳恳的做下接下来的工作。公司在批离职申请的时候会写上一定的评论,有不好的语言毕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假如是好的话,那会对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一定要在离职的时候按照规定的流程去走,要不然的话便会十分麻烦。
做人一定要坚守住基本的规则,要明白不该拿的东西一定不要去触碰。领导平时没有给对方穿小鞋的话,那肯定不会在临职的时候特地给那么多的福利。害怕将自己的小秘密说出去,才会用这种方式来讨好员工。员工既然已经选择了离职,那便可以破罐子破摔。可以将领导的所作所为进行上报,让公司以后面临着更好的发展。
总的来说在工作当中千万不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永远都没有好的成就。既然拿了公司的工资,就要把每一个案子都做到最好。遇到什么事情必须要跟领导和同事进行沟通,要明白量力而行。能当天完成的工作千万不要选择一拖再拖,否则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在工作当中足够出色和努力,才能在离职的时候让对方一直记得你。
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
只是最近一期《奇葩说 第六季》第五期的议题。
我们不谈论这一期《奇葩说 第六季》中各位嘉宾的表现是怎么样的,我们单看这个令人惊讶的议题,为什么“996”这样一个事能拿出来堂而皇之地进行讨论。
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戏剧性的事!
首先,用人单位实行 996 是否违反劳动法?是。
这明明就是一种非法的剥削,我们竟然习以为常了…为什么?因为资本家都违法,病的人多了,我们就忘记了健康的应该的样子。
我们的习以为常,与过去奴隶时代的习以为常,与封建地主时的习以为常,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过去,在奴隶时代,奴隶们也习以为常了,奴隶们还会拼命讨好奴隶主,奴隶们还会拼命竞争,你996,我007!我们还要一本正经的讨论:为了兴趣爱好当奴隶好不好?
过去,在封建地主时代,贫农们也习以为常了,贫农们还会拼命讨好地主,贫农们还会拼命竞争,你996,我007!我们还要一本正经的讨论:为了兴趣爱好当贫农好不好?
如今,
资本家就换了一个马甲,我们就不认识了!
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我们也相互竞争,你996,我007!
我们也一本正经的讨论:《奇葩说 第六季》第五期辩题「感兴趣的工作总是 996 ,我该不该 886 (说再见)」,你怎么选?
(好像还带着一点俏皮…悲哀)
我并不认为兴趣可以真正战胜996。即使刚毕业前几年可以,三十岁后也很难持续。
真实的工作场景会比问题本身复杂得多。
有一句话说怎么毁掉一个兴趣,就是把它变成你的工作。
不幸的是,很多中国企业家,甚至普通员工都认为,钱多就是可以996。
2015年12月13日,腾讯李俊明陪妻子散步时猝死
2016年6月23日,前阿里集团数据技术及产品部(DT)总监欧吉良猝死;传是因为经常加班缺乏运动,结果在运动时猝死
2017年2月13日,奥美24岁李某猝死;
2018年12月8日,大疆员工25岁的郭某猝死;
2019年1月18日,华为36岁工程师齐智勇猝死;
太多悲剧发生在我们身边,是否已经习以为常了?
兴趣和热情总会被现实磨平,成为习惯,而996不是个健康的工作习惯,因为看似996,实则24/7。
996工作的同学下了班真的可以完全不考虑工作的事情,完全不回工作的微信和电话吗?
不存在的,要求你996的公司就是希望你任何时间都可以处理工作的。 然而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你来人世一遭,不该花些时间去感受一下世界的广度吗?
而且,就算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也应该花一部分时间来学习提高,一部分时间用来陪伴家人稳固后方,一部分时间用来锻炼,保证自己的身体能持久续航。
事实上,这不是个选择题,也不需要什么原因才能得出一个立场。清醒一点,我们人类,根本就无法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更别说连续工作六天然后休息一天然后再连续工作六天这样周而复始。
试用期的新人就是免费的劳动力,为何公司这么剥削新员工?
01
因为写了很多篇关于职场的文章,有不少人咨询我关于投简历、面试、求职、实习的事情,今天这一篇就来谈谈如何做好一个实习生。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实习期、试用期是不同的,有的人会混淆。实习期通常是指在校生在还没有正式毕业的情况下(比如寒暑假)就到用人单位里工作,这个时候用人单位并不会跟你签劳动合同,而且可以根据你的表现随时终止实习期。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天或工作时间来支付工资,没有五险一金那些。
有的公司校园招聘开始得很早,在你毕业前一年的秋季就已经完成招聘并且签三方协议(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这种情况下你也可以去用人单位工作,此时也是属于实习期,因为你没有毕业,还没拿到毕业证。三方协议对于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类似于社招的Offer,原则上学生不经历实习期也是可以在毕业后直接作为应届生入职用人单位的。如果学生已经跟某个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但是毕业之后不去该单位入职,或是用人单位不让该学生入职,都属于违约行为。
作为应届生入职时就会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就会转入试用期,一般会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试用期间也是用人单位考察你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里如果终止试用通常不需要赔偿,只需要提前一周至一个月通知你即可。所以我们看到欢乐颂里的关雎儿其实是在试用期,严格来说并不是实习期,因为她已经毕业了。通过了试用期才算转正,才是正式员工。试用期并不是仅针对应届生的,社招员工也有,只是一般试用期都是三个月。
所以作为一个在校生你需要经历实习生岗位面试、实习期、校园招聘、应届生入职、试用期,最后到正式员工这几个阶段。很多人在学校并没有实习过,但是只要通过校园招聘和试用期也是可以转正,因此实习期并不是应届生求职的必要阶段。
但是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找工作的压力增大,实习期的经验也可能给校园招聘和试用期增加砝码。实习不仅是进入心仪公司的捷径,也是在毕业前获得相关工作经验的途径,有大公司实习的经历在校园招聘时会占有很大优势,而且如果实习期表现得好甚至有可能跳过校园招聘直接跟公司签三方协议。
02
实习生的岗位可能是临时的,跟部门用人需求有关,不一定跟应届生校园招聘那样具有周期性。所以你要关注心仪公司网站上的招聘信息,由于实习生不属于正式工作,因此这类招聘信息通常不在各种专业的招聘网站上。有些学校的论坛、实习僧、大街网等一些网站上也会有实习岗位的招聘的信息发布。还有就是如果有认识的学长、朋友、亲戚也不妨问问他们的公司是不是有实习的机会。
实习岗位通常由于急需用人,又不保证最终录用,所以在招聘条件上会适当放宽。一般大一点的公司对校园招聘的应届生都是有学校、专业、学历等要求的,如果不是该公司的列名学校根本就没有面试机会。所以能通过实习岗位进入大公司实习,这个机会一定要珍惜,因为这个公司可能都不会去你的学校招聘。
实习岗位的面试通常比较简单,不会像校园招聘或是社会招聘那样要经过很多轮,可能只要业务岗位主管面试一轮即可,而且同一岗位应聘的人通常比校园招聘的人数少,因此从概率上通过面试的机率也会大一些,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
如果你是大学生,我不建议你去做什么餐厅服务员,发传单,送外卖之类的兼职,这些工作经验写在简历上毫无用处。除非你是实在找不到跟自己专业有点关系的实习工作,又特别需要生活费,否则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学习和提升自己。
03
通过实习岗位的面试后基本上就可以很快进入实习期了。作为一个实习生,实习期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心态,你的工作态度很容易影响到后续的去留。
永远要记住,你只是实习生的实习期,还不是应届生的试用期,所以能安排给你的工作很有限,甚至因为你没有公司的相关账号有很多工作都做不了,有的公司考虑到信息安全,涉及重要内容的工作也不会安排实习生做。换个角度来看,你都没毕业,劳动合同都没有签,凭什么安排给你重要的工作?出了事谁负责?
所以第一个要调整的心态就是实习生的工作似乎是打杂、跑腿,做一些简单琐碎、没有技术含量、没有挑战的事情。试想如果你是业务能力很强的正式员工,又怎么会安排这些事给你做?你是个还不清楚状况的实习生,你是Nobody,只能先安排这些事情给你做。你要做的不是排斥这些工作,而是要考虑如何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并提升效率,让你的主管、导师意识到你的能力不止于此,才有可能给你安排更高级一点的工作。
第二个要调整的心态就是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或许实习期的工资不高,但是也不至于三餐都吃不饱饭。如果你很精明的计算自己的付出和回报,那么不用说,用人部门是会感觉得到的。你要把实习期当作自己成为正式员工的一个重要机会,你获得了实习机会就已经比你同班同学拥有了足够的表现时间,长达几个月的实习期比短短的几轮校园招聘面试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努力、好学、勤奋、人际交往的能力。前面也说了可能给你安排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简单,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做,所以没有理由支付你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工资。而且公司对你的培训,导师的教导,你简历上的实习经历,这些都是价值。
第三个要调整的心态就是大家都很忙,好像没什么人在关注你的工作。一些互联网公司,或是业务比较繁忙的部门,的确可能会出现对实习生的关注比较少,主要是大家的事情真的太多,自己有忙不完的事情,每天加班,怎么可能会对你手头上那些简单的事情关怀备至?你要做的不是抱怨没有人管你、教你,公司不是学校,导师不是班主任,他们有自己的交付任务,有每个月要完成的KPI,你是成年人首先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要先做好自己被分配的工作,做完了可以找导师、主管检查,即使他们没时间你也要耐心,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十分重要他们自然会好好指导。做完手头上的工作要主动问主管和导师有没有其它可以帮忙的事情,哪怕是打印、跑腿、布置会议室这类工作,这些都会加深别人对你的好感。实在没有你就要自我学习,公司的各种资料、产品功能、竞品、业界趋势等等,只要用心总能提升自己。
第四个要调整的心态就是职场人际关系复杂,好像自己被瞧不起。我觉得有这种心态的实习生大部分都是自己玻璃心。没有人会瞧不起认真工作、努力勤奋的人。你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那种稚气未脱、娇滴滴、拈轻怕重、不守时、死气沉沉、一天到晚在朋友圈发矫情文字的人吧。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大家都喜欢乐观向上、笑脸迎人、积极主动的年轻人。能决定你去留的主管都希望团队里多一些这样的人。对于普通同事来说,实习生可能没多久就会离开,真正成为同事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会用心经营彼此的关系也是人之常情,不要纠结。
以上这些心态的调整也同样适用于应届生刚参加工作时的试用期。
04
至于实习期间你该怎么表现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个很难有一致的标准。我写过一些关于如何努力工作的文章,或许有帮助,欢迎查看。同时推荐一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和一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都和实习生有关,属于励志型的影视剧。
如果你实习期间表现良好是有可能直接签三方协议的,这样你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以应届生的身份入职并进入试用期。实习期间主管、导师、同事、其他团队成员对你的评价、你工作的输出质量、工作态度和效率都会影响到你的去留。有时候可能会有好几个实习生一同实习,那不用说你们一定是竞争关系。
如果你最终没有被留用原因可能也很多,如果你表现真的十分好却没被留用很有可能是部门当年应届生的招聘指标已经用完。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部门还是愿意留下勤奋上进态度好的实习生,毕竟已经经过了几个月的考察。如果你最终没有被留用也要心存感恩,毕竟实习经验可以写到简历中,可以为后续的应聘增加筹码,你甚至也可以找部门主管、导师给你写推荐信,如果你表现得不差,我想他们都会愿意。
总之,不论结果如何都不要觉得公司找你来实习好像亏欠了你什么,好像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好像是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你首先要问问自己,有几个月的时间好好表现,自己是否真的认真过。不要因为一次实习的经历就觉得职场复杂,社会不公平,你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关于xdm以后付费工作真的来了!这已经不是剥削不剥削的问题了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